“精彩的人生源于不断的探索。”
这正是范赢老师人生履历的真实写照。
拥有23年职场经历的范赢老师,先后任职于500强大客户销售,亚太区运营经理。
为了精进自己的管理能力,她还考取了交大MBA,心理咨询师。
但最后发现,当她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时,虽然可以用强大的逻辑去分析,却很难做出选择。
而正是这个时候,范赢老师有幸与埃里克森结缘。
一次教练演示,在素昧平生的国外教练好奇的提问下,范赢老师心中的决定渐渐涌上心头。
而之后发生的一切,更让她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,也让她看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,体验到了教练的神奇。
这个提问的过程就如人生的探索一样,你不知道下一步在哪里,却会在这个探索中打开一扇门。
也许打开的这扇门并不是你想去的地方,但这个房间里的一群人,会帮你推开另外一扇门,找到同频的人。
就这样一边寻找,一边体验,让她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。
01
教练就像光照亮前路,也照亮人生
成为教练之后,范赢老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从职业生涯来看,裸辞外企高管,跨界做培训型教练。
在这之前,从未有过老师、培训师的经历,但范赢老师在学完埃里克森教练后,果断离开职场,开启了自己的教练和教练型培训师生涯。
从思维意识上的转变来看,原本范赢老师在职场上,习惯于机械式地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这些都是聚焦在问题本身, 却很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但有了教练思维之后,范赢老师开始聚焦现状、展望愿景、落地行动,用未来的成果导向思维方式,去关注目标和心中想要的成果,发现思维的突破、焦点的转化,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。
从内心变化来看,她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如意,也注意到自己原来的“勤奋努力”是基于对落后的恐惧而产生的行动。
现在,虽然还在勤奋努力,但不同的是,现在是基于为实现心中渴望的梦想而享受奋斗的过程。
她也让自己放松下来,去享受生活,慢慢地看待事物也变得更加包容了。
接纳自己,也就更容易接纳别人。
无论遇到什么状况,都会发现生活的美好。
谈到教练后的变化,范赢老师还分享了一个教练过程中的故事。
当年新冠过后的第一堂课,有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来上课,带着口罩,紧锁眉头,双手插在胸前,可以感觉到她对教练的不理解。
当天下午,这个老板甚至还和同班里的一个律师学员,争吵了起来。
可接下来的一切都变了。
第二天上课,这个老板满脸笑容,第三天泪流满面,第四天居然还积极当了班长。
几天课程下来,她看到了自己过去几十年里从没有正视过的痛苦与快乐。
这个老板还感叹:“20多年来,从来都没有这么痛快的哭过、开心过和释放过。”
从消极抵触到积极接触,为什么这位老板会有这样一个转变呢?
因为教练课程不仅改变了她的视角,还让她的生命级别实现了跨越。
通过自己内心更深入的探索、自省,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,达到了最好的状态。
之后这位老板不仅自己学习教练,还在公司里积极开展教练文化,成为教练型领导者,开始用教练的方式来沟通、谈业务、开会。
这些让她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,公司高管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、创造力都大幅提升起来了。
在范赢老师看来,每次做教练都不是单纯的一个服务交付,而是教练客户和教练、学员和老师之间完成了一次彼此成就的成长,并看到彼此生命的跨越。
02
数字化转型和组织变革的时代思维转变是关键
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里,市场的变化很快,新生代成为了企业内部最大的构成部分,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奏效。
市场的不确定性,让人们内在恐惧被唤醒。
所以如果想要做好组织的变革者和企业的领导者,思维需要发生转变,否则将会沦为时代的牺牲品。
那么如何让这个转变发生,让教练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呢?
范赢老师从领导者和团队两个方面,做了详细的介绍。
对于领导者来说,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,从愿景导向、成果导向去理顺什么是我们心中真正想要的?
把注意力放在创造力和未来上,而不是放在过去发生的问题上,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,支持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,也就是从管理者转化成赋能者。
而对于一个团队组织来讲,这个团队要和领导者一起努力,才能凝聚整个团队,才能看到未来。
那如何凝聚团队,心往一处想、劲儿往一处使?
领导者需要和团队一起共创愿景、共担挑战、共创解决方案,这才是关键。
因此,教练型思维就是帮助人们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,与时俱进,在转变的过程中,凝聚团队里每个人的力量,拥有更惊人的创造力。
03
思维方式最大的改变就是对生命质量的提升
在范赢老师心中,埃里克森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性、结构化。
它能通过日常对话作为入口,改变人们的内在思维方式,激发动力、促进行动。
从问题导向转化成成果导向,从单一维度转化成多维多视角,更有利于去拓展个人对世界的认知。
正如课程《教练的艺术与科学》这个名字一样,是艺术,也是科学。
而思维方式最大的改变,就是对生命质量的提升。
这里范赢老师还总结了一个公式:质量 = 体积*密度 = 长* 宽 * 高 * 密度。
运用到生命中,似乎也是同构的。
生命的质量 = 生命的长度 * 接纳事物的宽度 *思维认知的高度*体验生命的敏锐度。
学完教练后,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等各个维度,相对来说,我们的生命长度会变得更长。
当我们不断用中立视角、教练方式去教练自己、教练别人时,我们接纳事物的宽度也会变宽,那我们对事物的接纳度就会更宽。
而随着我们教练的不断深入,逻辑层次会不断的递增,从不同的维度去看,我们的思维认知度会变大,看世界的格局也会升维。
同样, 当我们不断精进自己的深度聆听、有力发问和敏锐觉察时,我们对世界的敏锐度也会随之增加。
范赢老师用这个物理公式,向我们展示了教练思维不仅改变了思维方式,还能让生命的质量成倍增加。
用范赢老师的话说:做教练,是件多么幸福的事。
既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,还可以支持客户和组织的发展,还是一个“越老越值钱”、不会被年龄所淘汰的职业。
在谈到今年埃里克森推出的国际双认证时,范赢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是教练认证是敲门砖。
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,还是企业的内部应用。
当然,光有证书也不行,还需要精进教练能力和教练状态以及实战经验。
04
当范赢老师谈及哪些人适合学习教练时,她认为教练课程谁都可以学习。
只要是想探索自己,想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想要和周围人相处融洽的任何一个人。
但如果想以教练为职业的话,除此之外,还需要坚定决心以及规划时间和金钱去学习。
当然,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,你想要让生命更加醇厚,想要让未来有更多层次。
当范赢老师谈到自己的职业愿景时,她用五个角色来形容自己:践行者、赋能者、护持者、开拓者、创新者。
她还提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隐喻:
觉得自己是好奇的小猎豹、飞天的大黑龙、陪伴的粉骆驼、内置罗盘的信鸽或智慧中正的猫头鹰。在她看来,每一次授课,不仅仅是讲授课程内容本身,而是用自己的状态、真实的教练演示、现场事件的教练教学模式,来点亮每一个学员对教练学习的热情和成为更好自己的信心。
她一直坚信,活出自己的人生,就会赋能自己、赋能他人,一起照耀着彼此的人生。
愿每个教练都能共享教练、绽放你我、赋能组织、呈现未来。
-END-